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漳县: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2022-09-09 11:08:40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金秋时节,走进漳县东泉乡韩川村,干净整洁的村组道路,与美丽墙绘呼应、与葱葱绿荫相衬,开窗见景、出门见绿,处处激荡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美妙风景,鸣奏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漳县东泉乡经过充分调研,多次座谈听取群众意见,最终选择了产量高、收益好的燕麦种植作为推广新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加工车间”的发展模式,统筹流转土地1600亩,全力打造“千亩燕麦种植”产业带,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燕麦产业联合体,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东泉乡韩川村李乾明告诉记者,“今年,我家种植的燕麦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收获了就可以直接卖给合作社,解决了出售难的问题。”

今年以来,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纽带、集群为目的,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聚集,大力发展片带农业,努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有效推动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高效协同,实现资源聚在产业链、收入增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大道。

坚持党建引领,组建产业带片区党委4个,大力发展壮大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按照“地域相邻、川河相通、产业相近、愿景相同、要素相聚”的发展思路,促进区域资源、要素、服务等优化配置,引导乡镇内部组建联合党委4个。立足产业带片区党委和乡镇联合党委实际,制定党委委员职责分工,分类配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深入推进“双育双富”计划,从致富能人、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32名,培养党员致富能人56名。

着力打造“党建+产业”联合体,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产业带党委前期筹建、阵地建设等经费,确保建得起、能运行。依托党委所在乡镇、村、专业合作社等,合理设置党委办公室,对党委基本情况、组织架构、联席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等实行上墙管理。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实施“双构建双提高”工程的工作方案》,明确产业党委功能定位和组织活动方式。结合实际,组织实施“书记党建项目”和“双育双富”计划,引导党组织书记领办产业发展和难点项目369个,鼓励支持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113个。持续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7+X”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覆盖体系,实现产业聚集、规模扩大、效益倍增。按照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省级中药材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依托,推动传统种植向“一茬变两茬、平面变立体、产品变商品、低效变高效”转变。目前,已种植蔬菜12万亩、中药材19万亩,累计带动1.2万户农户户均增收3800多元。

与此同时,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7万亩。强化本土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淫羊藿中药材种植、九居谷地质文化生态体验等8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400人次,培养了一大批“田专家”“土秀才”,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采取柔性引才模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5名,建成“博士服务站”4个。

(记者 丁陆军)

关键词: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本土人才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