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借银行之名行网贷之实” 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出手了

2022-06-09 10:33:03    来源:江苏经济报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备用金268000元将于6月8日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周转,办理回1,查利率回2,退订回T”“【XX贷】提醒:您可借款资格由68800元调至159800元,不领自动作废,审批为准,点工单激活,退订回T”……

近日,多位居民向本报反映,在“618”购物节开启、多地调整购车补贴政策和购房政策之后,收到的此类贷款营销短信越来越多,在高频率和多来源的信息轰炸下,还隐含着许多涉及诈骗和个人信息收集的风险,让他们不堪其扰。记者在向有关部门查证后发现,在这些贷款营销短信中,有的标注银行身份推送产品,有的借银行之名行网贷之实,还有的则涉嫌高利贷甚至是诈骗,其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该如何去区分不同的短信,如何规避其中的风险?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复杂多变的

信息诈骗之势

6月2日,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接待了前来办理转账的何女士,但最后在柜台专员的沟通下,何女士放弃了转账。记者在沟通后了解到,原来何女士家中近期有开车出行的刚需,又因为资金问题需要暂时办理贷款购车。而就在几天前,她收到了一则以“招商银行”开头的贷款短信,声称可以为她这样的“优质客户”提供50万元以内的低息贷款,只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填好个人信息即可,“填好信息之后,网站上又显示要交3万元的验证资金,证实自己具备还款能力,说验证完了会马上把这3万元退给我,然后批下贷款。”何女士在柜台排队等候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对她的转账缘由进行了了解,并告诉她短信并非由招商银行发送,应该属于诈骗短信,经过解释,何女士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

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因为诈骗案件频发、诈骗手段多样化,不仅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后,个人到银行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需要核实身份、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银行也早就要求工作人员对前来办理大额转账的客户,尤其是老年客户进行沟通和询问,防止出现客户被骗的情况。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海陵区人民法院审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5件,占诈骗罪60.3%,同比增长85%,涉案人数120人,涉案金额高达1.14亿余元。近年来,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诈骗犯罪案件的主要构成者,呈现高发性、多发性趋势,作案方式逐步由电信诈骗向网络诈骗转变,作案窝点由境内向境外转移,技术手段不断演变升级,给司法实践带来许多新的难题和挑战,也是当前发展较迅速的危害人民财产安全和安全感的刑事犯罪。

面对复杂多变的作案方式,打击各类诈骗犯罪都更需要多方的协同合力,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支付结算处处长吉祖来告诉记者,目前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除了在强化行业治理、做好反诈宣传引导与支付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外,也在努力协助、加强省内各部门合作。“一是在加强监测预警方面,我们为加强账户风险监测,开展跨机构、跨地区风险提示,及时阻断涉诈资金转移。2021年以来,全省金融机构累计拦截涉诈可疑交易1.6万笔。二是在警银联动方面,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案件协查和涉案账户查询、冻结、止付,建立警银联合劝阻处置机制。2021年以来,我省金融机构通过电话、柜面等方式劝阻潜在受害人,挽回群众资金损失4600万余元。”

识别诈骗短信有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贷款短信,既有着大量的诈骗短信,也有正常的业务短信。在记者的调查中,贷款营销短信大致可分为三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品推送短信、网贷平台的推送短信和诈骗短信,而许多诈骗短信也往往打着银行的旗号,就如前文中何女士的遭遇。5月26日,广东银保监局发布公告,称近期监测发现,部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出现“中国平原银行”相关网络信息。而事实上,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未曾审批许可过“中国平原银行”筹备、设立并经营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中国平原银行”涉嫌非法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不仅有自称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的诈骗短信,一些受采访的居民还收到过打着京东金融、蚂蚁借呗旗号的诈骗短信。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数家银行相关客服,梳理后发现:辨别此类贷款短信,首先需注意发送信息者的电话,国有银行的业务短信以固定号码发送,如工商银行95588、招商银行95555等,明显区别于诈骗短信;其次,银行发送的产品短信往往会在信息末尾建议客户到该行网点的柜台或关注官方公众号进一步了解;此外,银行或京东金融等平台通过短信推送的贷款、信用卡产品,一般只会建议客户下载和使用官方应用软件获取,诈骗短信则会附带指向网页的链接。

无论是假银行短信,还是并未假借名号、以某贷款平台的名义发送的贷款诈骗短信,其常见诈骗手法都是谎称收信人获得贷款资格,借保证金、资格验证金、启动金等名目诱骗转账。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收到过一则贷款短信,因当时有贷款需求,点进了短信附带的链接。“一开始说授信50万元,交300元注册金就可以发放贷款,之后又陆续要交600元服务金、2000元资格验证金、3000元风险防范服务和6000元的预缴利息。”已经付费5900元,在看到网站还要求交6000元的“预缴利息”后,李先生才意识到遭遇了诈骗。

而记者在亲测一条自称是某某微贷的贷款短信后发现,这类短信提供的网站会要求先填好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和住址等一系列个人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也意味着即使没有申请贷款,用户也会有个人信息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电信网络犯罪对银行系统、网络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伴生大量的关联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相互衔接的上下游网络犯罪的产业链,如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帮助转移赃款等违法犯罪活动。”

灰色地带的助贷平台须治理

“我们和银行是合作关系,是银行认可的机构,您现在如果要办理房贷,但是流水和收入证明不达标的话银行是不会批的,我们可以给您做担保让银行降低条件放款。”6月7日上午,记者在拨打一则以某国有银行自称的贷款短信中留下的电话后,对方的客服经理张宁最初称自己是该银行的贷款经理,但在询问后才透露实际就职于一家助贷机构。她表示,银行的放款审核较严,如果客户的资质不能满足要求,机构可以利用和银行的合作关系为客户作保,收费一般是2万元左右。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不少居民反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即收到的短信写着某某银行,联系后却发现是助贷机构,提供担保服务或第三方贷款。与上文的诈骗短信不同,此类信息的确属于业务短信,但对用户来说仍需注意。

助贷平台门槛较低、缺乏统一管理,是这一类业务短信背后的主要风险。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张宁所在助贷机构的确和银行有合作,银行也会向其提供一些客户的联系方式,但是就她自己了解到的有业务往来的类似公司已经有五家,总数应该更多,银行也无法对其统一考察和监管,加上许多同样打着银行旗号的诈骗短信肆意出没,她建议客户在遇到此类信息时或有贷款需求时,应尽量先和银行沟通,避免风险。

国浩律所律师朱红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风险之外,一些助贷机构向银行客户发送贷款短信的行为或许涉嫌违法,还需要具体查证。“《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加上第二十三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贷款短信的话,银行在用户协议中应该明确告知用户他的信息会提供给哪些具体的合作单位,要提供对方的企业名等详细信息,否则这种授权是无效的。此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赋予个人撤回同意处理其信息的权利。”记者在浏览部分银行用户协议后,发现这些协议里并未明确将客户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哪些机构,朱红兰律师表示,目前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和用户协议时,还存在着像不明确授权范围和合作单位、一揽子协议强迫用户同意等大量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需要等待未来相关部门进一步引导和治理。

(记者 孙炜杰)

关键词: 银行之名 网贷之实 银保监会 购车补贴 购房政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