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从“落后村”到“样板村”蝶变背后有着怎样的治理秘诀?

2022-06-07 10:10:34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和政县城关镇咀头村,曾因吃水难、住房难、交通难一度成为全县的“落后村”。如今,这个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样板村”,它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乡村治理秘诀?

一只土鸡叫响一个品牌

“村子能富起来,还是从一只鸡开始的。”和政县城关镇咀头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阿芳说,这只鸡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杨胜强当年大学毕业后养的第一只鸡。

杨胜强是城关镇咀头村人。2011年,他与几名大学生一起,创建了和政县大学生创业生态养殖园,利用村里的山坡养起了散养鸡。起初虽然规模不大,但让他看到了希望。

“当时我们没有养殖经验,加上资金不足,可谓困难重重。杨胜强多方奔走,最后在县里的支持下,终于建起了养鸡场。”梨园山庄经理王长征讲起创业之初记忆犹新。他说,梨园山庄就是最初的养鸡场地,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鸡的销路也渐渐打开,更加坚定了大家在家乡创业的信念。

2012年,杨胜强成立了和政县大学生兴农养殖营销专业合作社,扩大养鸡规模,并吸纳当地200余户养殖户入社,带动村民养鸡致富。

之后,杨胜强筹资建成和政县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把散养鸡生意做到互联网上,一下打开了销路。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散养鸡品牌,杨胜强又成立了甘肃攀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嘴头馋”土鸡商标。后来,“嘴头馋”生态土鸡肉、土鸡蛋被授予了“中国著名品牌”。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杨胜强利用“嘴头馋”土鸡品牌,通过“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引导农户扩大散养草鸡,累计带动和政县2450余户贫困户发展养鸡,先后给贫困户发放“嘴头馋”品牌土鸡鸡苗25万余只,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一个品牌带活一个山庄

2016年,一名游客来村里游玩,吃过“嘴头馋”鸡后说,“这么好的鸡,咋不开个农家乐,让游客来品尝?”王长征说,“听到这句话,我们利用一间房子一个凉亭,开了第一个农家乐——梨园山庄。”“嘴头馋”土鸡成了农家乐的招牌菜,慕名而来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第二年,农家乐扩大到6间房5个凉亭。现如今,又发展到两家67间房,并修建了民宿,创办了咀头客栈。“今年五一期间,日接待游客1100多人。”王长征说。

五月的和政草长莺飞,梨花盛开。记者在梨园山庄看到,梨花开满山坡,一个个用竹子搭建起来的木屋竹楼凉亭在梨树之间若隐若现,大小有几十个,远处通往山顶的栈道曲径通幽,不少游客拍照留影,品尝特色农家饭菜,体验趣味乡村旅游。

2017年,咀头村成功引进碧水天缘、仙客来、梨园山庄三家餐饮公司,并利用省财政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00万元入股特色餐饮企业分红,每年给村集体分红4.5万元,安排70多个工作岗位,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增收。

一个山庄带富一个村子

走进咀头村,一个恬静如诗的美丽乡村呈现在眼前。

有人说,梨园山庄成为了和政县乡村旅游的“领头羊”。

2020年12月,杨胜强当选为咀头村党支部书记,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村民走“旅游村”的致富路。

“梨园山庄依托当地资源,将乡村旅游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已从散养鸡、农家乐扩大到集观光、餐饮、娱乐、住宿、采摘、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旅游等为一体的体验型乡村旅游综合体。”咀头村党支部书记杨胜强说,和政县“乡语乡村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227亩,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入股,吸纳本村劳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咀头村产业转型、村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张阿芳说,50%的村民拥有了小轿车,部分村民进城买了楼房。

昔日条件差、发展落后的“后进村”,如今成了临夏州美丽旅游“样板村”。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个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村上道路硬化,幼儿园、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都建在了家门口。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咀头村率先在全州创新村企与村集体经济混改,成立东创集团,下设6个子公司,涵盖餐饮、培训、养殖、种植等8个板块的业务,直接帮助本村200多人务工就业。

今年,咀头村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紧紧依靠“美丽咀头”旅游品牌,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咀头“玫瑰谷”,建设花海公园,修建产业观光路12公里,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开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 俞树红)

关键词: 落后村样板村 蝶变背后 治理秘诀 乡村旅游景区 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