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强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三河市对标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市场主体,紧盯政策、要素、科技、服务等供给,强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优化政策机制,与副中心政策梯度差逐步缩小
协同互通,才能持续发展。三河市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一“牛鼻子”,积极促进与北京产业政策对接。该市与通州区签署《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协同互通协议》,推出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并设立“跨区域通办”服务窗口,引入北京市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可提供社保、教育等23类179项便民服务,业务办理量占廊坊市45%。三河开通京津冀跨省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达37家和15家,京津30家三甲医院成为三河市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加速了北京养老、就医人群向三河集聚。
问需于企,才能精准有效。为破解政策匹配难、兑现难,三河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对鼓励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等7方面25项惠企暖企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建立更新调整机制,实行服务对象清单管理,让“奖补+扶持+引导”政策体系更具操作性。该市出台减税降费、招工稳工、就业创业等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的援企纾困政策措施,全面助力企业复产复工。同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送,努力扩大政策知晓度、受益面,形成政策与企业间的无缝对接。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三河市科技创新能力连续4年跻身河北A类档次;挂牌上市企业由2015年前的4家增长到现在的32家,占廊坊总量的29.9%;四大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营收达444.1亿元、实缴税金1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3.8%。
精准施策,才能事半功倍。三河市坚持专班化服务企业项目,成立10个专班。实施市领导包联企业机制,常态化入企进行政策指导、问题调度、工作协调,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今年以来,该市已对161家规上企业、成长性好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实现全部走访,积极回应和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
激活产业要素,项目落地见效
三河市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用工、人才等核心要素制约,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今年以来,该市已成功申列省市重点项目56个,总投资719.4亿元;“二三四期”项目加速培育,已竣工17个、总投资106亿元,在建项目14个、总投资102亿元。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让企业无忧发展。针对园区企业、科技型轻资产企业等不同企业融资问题,该市推出金融贡献奖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励等政策措施,建立三河市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银企更深层次对接。2021年,全市减税降费3.6亿元,发放各类奖励扶持资金1.4亿元,受益企业1.6万户。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入驻企业1591家,上线金融产品148个,发放贷款6.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8个百分点,放款效率提高50%。
减负稳岗,让企业轻装前行。安排4个帮扶小组进入200余家企业,重点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失业保险扩围等政策落实。企业失业保险费率由1.5%降至1%,持续为企业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费390万元。
同时,加快建设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吸引学科带头人、项目牵头人、专利拥有人和科研团队加速集聚,采取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兼职返聘等方式,实现高端紧缺人才“错位共享”,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围绕人才医疗养老、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
构建创新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构建“北京研发、三河转化”新格局。
为建强创新平台,三河加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落地;依托燕郊北部科学城,打造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成以兴远高科为代表的科创园27个,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科技型企业865家,京企占比达63%;建有众创空间、孵化器、科研机构174个;有效发明专利62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49件。
为壮大创新主体,三河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量提质。目前,该市共获批“专精特新”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评选小牛科技等首批认定的瞪羚企业13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57家,近三年平均增速分别达26.6%、23.3%。
破解审批“堵点”,深化改革惠及各类市场主体
以深化改革为中心,三河市全力破解项目审批周期长、流程繁琐等堵点、痛点,全面提升审批效能。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拿地即开工”成为现实,实施“拟建提前介入—事项一次告知—预审并联提速—批后跟踪问效”全闭环运行的模拟审批服务新模式,对20个重点项目启动模拟审批。
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河域内企业开办进入“小时时代”。该市创建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打通流程、集成服务、一厅申报、全程办结,企业开办最快1小时内完成;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打造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的企业登记新模式,“不见面审批”比例达97.59%。
三河市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构建起覆盖事项查询、网上申报等审批全链条的“全流程网办”体系,使“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深化,“全流程网办”不断拓展。
一季度,三河市全市集中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109.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7亿元,总量居廊坊首位;新增市场主体4317户,总量达96066户,新增数量与总量均位列廊坊首位,实现市场主体总量比2017年翻一番,连续两年获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通讯员 刘伟 张志永)
相关阅读
-
三河强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持续激...
今年以来,三河市对标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市场主体,紧盯政策、要... -
深州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今年以来,深州市立足自身区位、产业、... -
持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扶持个体工商户...
近日,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 -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跨越发展 云南优化...
记者日前从人行昆明中心支行获悉,4月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月... -
西和县苏合镇多措并举推进撂荒地整治复...
5月9日,西和县撂荒地整治复种现场观摩会在苏合镇召开,与会人员现... -
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 外资长期向好信...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折合美元同比增长...
- 三河强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持续激发市2022-05-18
- 深州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助力乡村振兴2022-05-18
- 持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2022-05-18
- 廊坊: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评价体2022-05-18
-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2022-05-18
- 做好防汛减灾防范应对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2022-05-18
- 通海县九龙街道团田村开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2-05-18
- 云南省水利厅约谈倒逼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2022-05-18
- 新平县:以优良作风推进医保事业迈上新台阶2022-05-18
-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跨越发展 云南优化服务2022-05-18
- 云南出台促进餐饮业零售业等困难行业恢复政2022-05-18
- 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绿色能源数字化引2022-05-18
- 央行、银保监会首次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022-05-18
- 富民县赤鹫镇扎实推进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2022-05-18
- 全国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债务融资工具成功发2022-05-18
- 西北师大:让奋斗之花在临夏尽情绽放2022-05-18
- 【数说甘肃】前4个月甘肃外贸进出口同比增2022-05-18
- 【中国旅游日】山西各地精心打造文旅惠民大2022-05-18
- 【中国旅游日】乔家大院景区多措并举提升服2022-05-18
- 全国首创!山西移动打造全国首个井下“5G新2022-05-18
- 点赞中国移动!“心级服务银色守护计划”弥2022-05-17
- 张家港市财政局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复苏市场2022-05-17
- 太仓市财政局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2022-05-17
- “本公司没有千金藤素”!多公司连夜撇清关2022-05-17
- 巴菲特一季度持仓:增持1.36亿股西方石油,2022-05-17
- 淮安市财政局减税降费“组合拳”为企业纾困2022-05-17
- 【心级服务】中国移动,数智守护银发人群—2022-05-17
- 中国移动全光WiFi:光纤到房间,从此信号“2022-05-17
- 宅家“打怪”的加速神器,全家WiFi了解一下2022-05-17
- 国家发改委: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2022-05-17